
距離2024總統大選只剩不到四個月,前監察院院長於今年3月宣布將獨立參選角逐總統大會,其主要政見為「兩岸和平統一」,不過卻在9月11日接受訪問時卻表示,怕把泛藍票分掉,他決定退選。本篇文將介紹王建煊經歷、參選原因以及退選理由。
王建煊簡介與經歷
學歷:
- 臺灣省立成功大學會統學系
- 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
曾任職:
- 中華民國第18任財政部部長:1990年6月1日-1992年10月23日
- 中華民國第2屆立法委員:1993年2月1日-1996年1月31日
- 新黨創始人之一成立時間:1993年8月10日
- 新黨第2屆全國委員召集人:1994年10月-1995年8月
- 中華民國第8任監察院院長:2008年8月1日-2014年7月31日
成立5個基金會:
- 美國愛心第二春文教基金會
- 浙江省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
- 財團法人愛心第二春文教基金會
- 台北市無子西瓜社會福利基金會
- 愛緬基金會
王建煊退選總統大選,不想成為千古罪人
王建煊覺得中國很有可能在今年底武統台灣,出來參選是想讓大眾注意到這個議題,因為沒有候選人敢講,不符合主流民意的政見,根本不會有當選的機會,且怕連署成功會瓜分掉一點泛藍陣營,讓綠營躺贏的話自己就真的成為千古罪人了,因此決定退選。
當初參選原因:不想讓台灣成為下一個烏克蘭
在目前的政治局勢中,國民黨的政策主張不獨不統,中國大陸解讀為支持獨立,而民進黨則一直被視為支持台灣獨立,這些立場都會導致兩岸關係緊張,增加武統的風險。
王建煊高喊「海峽兩岸和平統一」,這次的參選更像是一個理念宣導的參選,王建煊利用總統參選的機會把自己的理念傳遞出去,希望讓民眾重新檢視兩岸的緊張關係,避免台灣成為下一個烏克蘭。
王建煊:兩岸目前局勢很緊張
目前兩岸關係仍處於不穩定狀態,因兩岸之間尚未達成共識,台灣執政黨民進黨不接受中共版本的“九二共識”,導致兩岸近年來無官方往來,中共甚至派遣無人機對台灣示威,不斷擴大對台軍事恫嚇力度,使得台海關係愈來愈緊張。
王建煊表示只要有政治人物跳出來喊和平統一,或許可以讓中國大陸暫時不採取武力來解決兩岸問題,現階段應該往兩岸關係的穩定方向前進、多對話、多溝通,不要一味地倒向美國,只會造成更多兩岸衝突。
延伸閱讀:【九二共識懶人包】3位總統候選人怎麼看待,九二共識就是沒有共識?
台灣下一屆總統應政治中立,中美對峙不選邊站
中美關係自貿易問題爆發以來變得越來越緊張,雙方也在軍事上有所較勁,很多國家紛紛開始選邊站,導致對立更嚴重。為了降低戰爭風險,台灣不能過於偏向美國,而是應該要與中國大陸進行溝通,只要雙方保持善意,台灣就有望遠離戰爭的威脅。
結論
王建煊參選的初衷是為了引起大眾對於兩岸關係的重視,他明白自己的政見不符合主流民意也無望當選,但還是想傳遞理念警示台灣不要成為下個烏克蘭,要安撫中共的情緒,和平才是最重要的。本篇不表態任何政治立場,僅傳達王建煊希望被大眾看見的資訊與台海局勢,2024總統大選選情激烈,希望民眾能理性思考哪個候選人的政策才是真正為台灣人民著想,並投下神聖的一票。